鄒文輝:強化省級統籌 推動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
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鄒文輝
2016-01-08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近年來,湖南省教育廳緊緊圍繞教育信息化重點工作任務目標,強化省級統籌,通過一系列舉措,推動教育信息化工作邁上機制創新、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快車道”。主要有四個著力點:一是著力謀劃頂層設計;二是著力完善體制機制;三是著力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四是著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在著力謀劃方面,有四個“突出”:一是突出戰略地位,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納入《2015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在政府層面予以部署和推動。把發展互聯網在線教育應用在《湖南省“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的部署和安排中,還將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湖南省教育綜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將教育教學資源云覆蓋工程納入“湖南教育精準扶貧五大工程”體系。二是突出轉變觀念,對3000多名教育信息化一線管理干部組織集中培訓,把發展理念統一到“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入融合”上來。三是突出縣域整體推進,將教育信息化從“先進性目標”調整為“普及性目標”,調整過去長期實施的“先易后難”推進路徑和“評先評優”工作手段,把通過縣域整體推進來“補齊短板”作為工作重點。四是突出問題導向,堅持把工作落腳點落實到運用信息技術解決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具體問題、關鍵問題和難點問題上來,實現信息化對教育教學的革命性影響。
著力完善體制機制。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機制,成立以省教育廳廳長為組長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協同財政、發改、經信等9部門建立了“廳際協調”機制。另外每年都要召開全口徑的信息化工作會議,王廳長連續兩年即2013年、2014年工作報告都被教育部全文轉發。另外一方面是健全管理制度體系,印發了21個規范性文件,第三是創新企業參與縣域整體推進建設機制,比較典型的就是華容縣通過PPP模式建設信息化基礎設施,為中國教育報推薦,同時稱為華容模式。目前為止全省有30多個縣市推動PPP的方式動員企業參與制度建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第四是完善政策保障機制,將教育信息化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同時都把信息化建設作為重要指標。
著力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一是全面實施教學點資源全覆蓋項目,全省7500名教學點教師實施全員培訓任務,近年來省政府采購,把教學資源送到所有教學點。二是2015年啟動實施了中小學網絡聯校建設工程,以“1+N”或“N+N”的形式,將縣城學校與鄉鎮中心校、鄉鎮中心校與教學點組成一體化的網絡聯合學校群,實現課堂教學過程同步實施、教師同步研修、教學資源同步共享,目前已經建設了近300所農村中小學網絡聯校,預計到“十三五”末全省農村中小學參 “中小學網絡聯校”的比例將超過80% 。三是實施基礎性資源普惠工程,將省級公共資源和管理服務“兩平臺”有機整合為“湘教云”平臺,逐步實現各級各類教育基礎性資源全覆蓋并實現對教師備授課需求的精準免費推送。
著力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一是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示范學習空間建設工程,比如“職教新干線”已建教育機構平臺309個,師生個人空間110余萬個。通過個人空間發布教學視頻336萬個,發表文章2762萬篇,視頻瀏覽數達4419多萬次,文章瀏覽數突破6.31億次,師生交流互動近1.66億人次。二是實施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十百千萬工程,就是指10個創新應用示范縣,300個創新應用示范校,3000個網絡聯校和1萬個民生空間,到“十三五”將累計投入近2億元,這是個持續實施的項目,包括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
2015年5月份青島國際教育信息化大會,湖南省有三個典型案例得到了推薦,全國當時共24個案例,到目前為止湖南省形成了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氛圍。“十三五”期間將充分運用教育工作獨有的大規模粘黏優勢,突出“創新應用”的工作重點,并提出“兩補兩提高兩減”的工作思路,補齊教師應用能力不足,補齊優質教育資源不足;切實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素質及課堂應用水平,切實提高學生應用資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減輕教師負擔。全面提升湖南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動全省教育優質均衡發展。